圖片來源:道氏技術
11月25日晚,道氏技術(300409)公告稱,公司子公司香港佳納、廣東佳納與韓國浦項化學簽訂NCM前驅體(高鎳)《購買合同》。
據悉,浦項化學將向香港佳納、廣東佳納購買NCM前驅體(高鎳),合同期限為三年(自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根據原材料市場價格、當前的美元匯率為重要依據測算,預估合同總金額約為59億元人民幣,占道氏技術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89.82%。
資料顯示,浦項化學是韓國LG化學、SDI和SKI三大電池企業的鋰電池材料提供商之一,是韓國唯一一家同時可以提供正負極材料的供應商,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鋰電池材料制造商,其第一大股東是韓國鋼鐵巨頭韓國浦項制鐵集團公司。
道氏技術表示,子公司廣東佳納是國內最早實現三元前驅體規?;a的企業之一,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領先的工藝水平以及完整的鈷鹽和三元前驅體生產和銷售體系,產業鏈布局優勢凸顯。同時,公司大力開拓海外市場,積極開發海外優質客戶,此次與浦項化學達成合作,有利于提升行業影響力,擴大產品市場占有率,優化客戶結構,完善海外業務布局,推進產能規劃的實現,進一步強化公司在新能源鋰電材料領域的競爭力。
資料顯示,道氏技術成立于2007年,成立初期主要從事釉面材料業務,2014年12月登陸創業板,成為中國“建筑陶瓷材料第一股”。上市之后,道氏技術加大對新能源業務的布局,先后收購青島昊鑫、佳納能源、 MJM等多家公司股權,逐步形成“碳材料+鋰電材料+陶瓷材料”三大主營業務。
據了解,道氏技術目前已形成“英德+龍南+蕪湖”三大三元 前驅體生產基地,并配套鈷鎳鹽產線。其中,英德基地已形成年產4.4萬噸三元前驅體產能;龍南基地一期項目5萬噸三元前驅體項目已建成;蕪湖基地已開工,正在積極推進建設。
電池網注意到,就在10月24日晚,道氏技術還發布公告稱,為擴大產業布局,提高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公司與江西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興辦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合同書》,將以指定的子公司在龍南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城投資興辦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
據悉,項目子公司主要經營范圍為石墨烯、碳納米管粉體、碳納米管漿料、高純石墨、球形石墨、可膨脹石墨、納米硅、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其他鋰系列產品及原輔料、附屬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項目規劃總投資2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0億元。
另據道氏技術2022年三季度報,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52.8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5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