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9036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8.8%。其中,水電新增1590萬千瓦、風電新增1924萬千瓦、光伏發電新增526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262萬千瓦,分別占全國新增裝機的13.9%、16.8%、45.8%和2.3%。

光伏

11月14日消息,國家能源局今日召開四季度網上新聞發布會,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能源形勢、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情況,解讀《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并回答記者提問。

會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持續向好:

一、可再生能源整體發展情況

國家能源局認真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落實“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大型水電站和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項目建設,聚焦能源安全供應和民生保障,努力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

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9036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8.8%。其中,水電新增1590萬千瓦、風電新增1924萬千瓦、光伏發電新增526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262萬千瓦,分別占全國新增裝機的13.9%、16.8%、45.8%和2.3%。截至2022年9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11.46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4.06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3億千瓦)、風電裝機3.4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58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4060萬千瓦。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94萬億千瓦時。其中,規模以上水電950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風電54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9%;光伏發電32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2%;生物質發電11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1%。

可再生能源持續保持高利用率水平。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約98.6%,較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6.5%,較上年同期降低0.5個百分點;全國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8.2%,較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二、水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水力發電裝機容量1590萬千瓦。截至2022年9月底,水電裝機4.06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3億千瓦)。

全國規模以上水電發電量950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全國水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729小時。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約98.6%,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

三、風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1924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1800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124萬千瓦。從新增裝機分布看,“三北”地區占比約74.3%,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占比約25.7%。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3.48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3.2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2726萬千瓦。

全國風電發電量54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9%;利用小時數1621小時,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地區中,福建2053小時、新疆1920小時、蒙東1841小時、蒙西1784小時。

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6.5%,青海、新疆風電利用率同比顯著提升,分別達到93.1%、94.7%,同比分別提升4.3個、2.2個百分點。

四、光伏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光伏新增裝機5260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727萬千瓦、分布式光伏3533萬千瓦。截至2022年9月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3.58億千瓦。從新增裝機布局看,裝機占比較高的區域為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分別占全國新增裝機的30.0%、25.0%和19.1%。

全國光伏發電量32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2%;利用小時數968小時,同比增加49小時;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地區為東北地區1237小時,華北地區1056小時,其中利用率最高的省份為黑龍江1316小時、吉林1263小時。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98.2%,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

五、生物質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前三季度,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262萬千瓦,累計裝機達406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量1129億千瓦時。累計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和河南,分別為416萬千瓦、411萬千瓦、296萬千瓦、284萬千瓦和255萬千瓦;新增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廣東、黑龍江、河南、遼寧和廣西,分別為39.4萬千瓦、28.6萬千瓦、27.9萬千瓦、23.3萬千瓦和18.0萬千瓦;發電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廣東、山東、浙江、江蘇和安徽,分別為142.2億千瓦時、115.4億千瓦時、84.7億千瓦時、84.0億千瓦時和78.2億千瓦時。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
儲能
光伏